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特点?

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特点?

从有人类文明记载开始就有了雕塑艺术。总的来讲古代雕塑的表现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皇权、宗教和民间。而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雕塑风格,这些都是当时的文化、政治、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们从原始人的洞窟里可以看到很多壁画雕塑,人们将自己对空间的恐惧也表现在了雕塑上,因为当时的人们对大自然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风雨雷电、地震洪荒有着出于本能的惧怕。因为对空间怀有恐惧,因此原始人们需要结伴同行来对付猛兽和突如其来的天灾,于是就需要繁衍后代壮大族群。因此,原始人对生殖的崇拜也表现在了原始艺术上,在雕塑和壁画中原始人们会展现他们的生殖欲望。人们对于原始宗教的崇拜也在原始艺术中有所展现。

除了原始雕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具有诡谲神秘意味的雕塑,如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雕塑,这些雕塑充分体现了原始先民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说青铜文化的兴起,是奴隶城邦的雕塑艺术在原始美术上的继承和发展。

在商朝时期,统治阶级更加尊神重鬼,很多雕塑造型以及纹饰图案都营造出恐怖神秘的样式,以达到让人们惧怕、敬畏的统治目的。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堆青铜雕像注重装饰装能,浮雕感较强,注重抽象思维。

秦俑的出现替代了活人陪葬制度,解救了很多奴隶。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统治国家之后,即利用雕塑艺术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从而使雕塑艺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形成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写实性,造型逼真、面貌各异,对人物表情的拿捏、细节装饰的刻画都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可谓形神兼备。秦始皇兵马俑采用陶土烧制,一般采用模制加手工塑型的技术,分段成型,整体焙烧。这繁复的工艺流程充分表明秦代手工业的发达。我们看秦始皇陵兵马俑,队列整齐,阵容庞大,从中能窥见当时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强大的国力。所以,我们现在古代雕塑的价值并不只是停留在艺术欣赏上,雕塑背后的历史能带给观众更多的东西。

汉代的石雕艺术凝练质朴,大巧若拙,有着很强的写意精神。汉俑舒展奔放、自由自在地展示着当时的社会。霍去病墓石刻是中国纪念碑性雕塑的瑰宝,石刻雕塑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具有汉文化的典型性,意象宏大深沉。“在造型方面神态万千,或动或静,或跃或息,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无不蕴含着饱满的生命气息。”正如鲁迅先生说:“惟汉人石刻气息深沉雄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汉代文化的精神风貌造就了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

从出土的汉俑来看,它们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犁地、做饭等场景,说明地下的陶俑世界是地上世界的反映。当时的匠人们他们的生活水平低下,但是在艺术的世界里他们是富有的。他们为帝王将相的墓刻燃烧着自己,创造了载歌载舞的形象,创造了另一个极乐世界。

佛教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题材之一。新疆地区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留存了部分早期的泥塑造像,这是佛教造像艺术进入中国的见证。公元1-2世纪,也就是东汉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经南北两路进入新疆地区,再经河西走廊进入中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江苏南京栖霞山石窟等大批石窟寺被开凿。尤其敦煌的石刻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它们是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制度与佛教文化融合的产物。

到了宋代,佛教雕塑向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转变,雕塑家们热衷于表现民间生活,像现代的泥、面、糖的彩塑都初始于宋代。而宋代的佛教雕塑、墓刻雕塑以及俑类雕塑的姿势体态、表情服饰等方面,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唐代的佛教雕塑人物圆润慈祥,宋代更加突出人性化;隋唐时期佛教雕塑丰腴华贵、庄严肃穆,而到了宋代则变得更加平和、典雅。

如前文中提到的汉代霍去病墓石刻,大型陵墓石刻始于汉朝,而南朝和唐代的陵墓石刻达到了顶峰,这就是中国古代雕塑风格的重要构成之一的帝陵程式夸张风。南朝时期的辟邪具有诡谲抽象的意味,给人的感觉庞大、富有很强大的张力和冲击力。为了守护帝陵,工匠们神话了人物、动物,让它们的体量和气魄能够镇得住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唐代陵墓时刻早期的时候差异比较大,后来逐渐形成统一的规范,石刻内容主要有华表、飞马、朱雀、石人、碑、石狮等等,线条硬朗,通过体量和数量的变化形成节奏感,起到威严震撼的效果。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古代的民间雕塑也是丰富多彩的,雕塑者们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塑造着自己的生活,也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诸于雕塑作品。

二、中国古代雕塑都有哪些艺术特点?

中国是一个雕塑大国,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雕塑是从殷商开始,是由石器造鼎到青铜铸鼎。

到了秦代影响全球的兵马俑得到了全世界的赞美,在人物造型上比希腊有所逊色,但是人物表情的刻画上却大大超过了他们。

天人合一的汉代雕塑打破了思想的界限,“因势象形”的方法也是很有艺术价值。

唐代由于诗与书法的高度,直接影响了雕塑艺术,主要在“力”的表现上,庄重、威严的气势。

到了宋代,宏大形象逼真具有世俗化的写实气息、生活气息。

三、古代青蛙雕塑寓意?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青蛙的头、尾、四肢和肚代表着世界,因为世界的东西南北中象青蛙般是个有机整体。而青蛙作为一种吉祥动物,寓意“四通八达,财源广进”,所以带有青蛙造型的物品尤其受到生意人的青睐。在传世的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蛙类或蟾蜍的记述,并常常同神话传说附会在一起。譬如《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日中有罼乌,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蚀无光”的记载。罼乌(即三足乌,又称金乌或阳乌),是驮日飞行的太阳神鸟;蟾蜍,则被认为是月中神灵的象征。意思是说,日中有只三足鸟,月中有只蟾蜍,日月如果不按常规运行,就会被咬蚀而失去光辉。

还有,蛙在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中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具有特殊的地位,有不容否认的象征意义。远古,先民将蛙(蟾蜍)作为女性子宫(肚子)的象征,蛙纹体现的则是对女性怀胎子宫的崇拜,可以说这是人类生殖崇拜母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写照,也反映了原始社会先民对女性生育功能和繁殖过程认识的深化,更何况青蛙也是多子的。

在我们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曾发生过特大洪水,经过了鲧、禹治水才进入文明时代,所以又有学者认为蛙纹与远古治水神话传说有关。也有可能是祭蛙求雨,是盛行于远古时期的一种祭祀习俗。

不管怎么说,从隐喻到神化,从神灵象征到祭祀崇拜,“蛙”——已经超越了生物的概念,渗透到人的精神领域,成为“图腾”,甚至于染上了宗教色彩。就像纳西族在古时祟拜青蛙,东巴经典称其为黄金大蛙,民间传说则称“智慧蛙”,壮族的先民曾以青蛙为图腾,并有“蟆拐节”和祭祀青蛙的活动,等等。

四、罗丹雕塑的特点?

特点:

1、吸取了古希腊雕塑弱化结构体积,形成在转移角度观看雕塑时雕塑表面光线的流动这一效果,大胆的使用印象派笔触一样的机理,使流动强化,生动。并用这一手段激发和宣泄某种感情。

2、雕塑一般是静止的,罗丹在吸收巴洛克艺术动态激昂启示下,在青铜时代为代表的几件作品中他运用了从脚到头部形成一定叙事动作的变化,脚步无力逐渐舒展开来,整体看动态不太统一但是很协调,要是视线游移从下至上你能感觉到一个连贯的动作在发生。是一个雕塑打破静态的成功的探索。

3、非常态的动态传达出来的内在思想气质,在罗丹的雕塑作品中亚当,夏娃等许多作品都通过一种人体的动态的扭曲甚至创造,是欣赏者直接从雕塑的形体上就感受到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宣泄。

五、雕塑巴尔扎克艺术特点?

艺术特色:材质是青铜,表现表现了头大蓬松,身材健壮的巴尔扎克形象;摆脱了古典雕塑的模式,手法粗犷,简洁凝练,富有整体感;表现一代文豪的精神气质。

六、古希腊雕塑特点?

1.基本特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就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2.风格及发展: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真实的美.。其雕塑发展之路,可分为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3.贡献: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雕塑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七、明清瓷雕塑特点?

明清瓷雕塑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造型优美:明清瓷雕塑的造型十分优美,线条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2. 色彩鲜艳:明清瓷雕塑的色彩非常鲜艳,通常以红色、黄色、蓝色等为主色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装饰精美:明清瓷雕塑的装饰非常精美,通常采用绘画、雕刻、贴花等多种手法,使得雕塑更加生动、形象。

4. 寓意深刻:明清瓷雕塑常常寓意深刻,通过雕塑的形象和寓意,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技术高超:明清瓷雕塑的制作技术非常高超,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也使得雕塑的质量和艺术价值非常高。

总的来说,明清瓷雕塑具有造型优美、色彩鲜艳、装饰精美、寓意深刻、技术高超等特点,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珍品之一。

八、墨西哥海底雕塑特点?

墨西哥著名的度假胜地坎昆有个国家海洋公园,其海底竟然有一大群人物、动物以及桌椅凳子等石头雕塑。游客可以戴着浮潜眼镜,从水面往浅海的海底欣赏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据说之所以会有这一创意,是基于对当地环境保护的考量,因为坎昆太热门了,每年都要接待百万游客,这给周边脆弱的自然环境和珊瑚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因此当 地决定将这批雕塑沉入指定区域的海底,让这些人为的海底雕塑能吸引那些想一探坎昆周围海底世界的潜友们,让他们在满足潜水乐趣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与众不同的美景。

这个雕塑群共有400多个,基本上都是人物的雕像,比如有看书的男人、跳舞的女孩、怀孕的妇女、看电视的男人等,还有一些汽车、桌椅等造型。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这些雕塑都是用酸碱度平衡的生态混凝土制作的,这种混凝土可以让海洋里的生物栖息在其凹凸不平的表面。

  不过也正因为有这种特殊构造,让这些人物雕像放在海底看起来有点诡异,因为海底微生物多,现在在雕塑上已经快速生长了许多绿色海藻,生长得还极为茂盛,所以很多雕像都呈现出诡异的绿色,胆子小点还真可能被吓到。

九、雕塑系的人特点?

雕塑系的人的特点是可观性,艺术性很强

由于我国的人物雕塑发挥在那是非常早的,我们非常注重雕刻过程中对人物面部细节的塑造,这样可以让作品具有传神的表情和神态,虽然在制作方面费时费力,但是制作精美,可以作为各种场所的装饰品。

人物雕塑除了在人物的面部和细节刻画上非常精细以外,还把素绘、着色等艺术手段,巧妙的运用到雕塑的制作中,从而具有现代艺术感,也提高了观赏价值。

十、国外抽象雕塑特点?

国外抽象雕塑作品安尼什卡普尔 英籍印度裔雕塑家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将印度的传统精神与西方艺术传统的精髓融为一体,体现出他对两种 文化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