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制茶工艺流程及原理的讲解?
一、白茶制茶工艺流程及原理的讲解?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流程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流程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流程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流程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
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二、青茶制茶工艺?
青茶,性平,属于半发酵茶,著名的茶品有大红袍、铁观音、水仙、凤凰单丛、肉桂、漳平水仙等。
青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制作是茶叶互相碰撞,使叶片边缘破损,正也是因为这道工序,才有了乌龙茶独特的香气。
青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主要有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及烘焙等六个工序(5个步骤),具体如下:
1、晒青和晾青
即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叶绿素,除去青臭气,并为做青做好准备。
晾青,即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散失热量,让鲜叶中的各部位水分得到重新分布,便于做青。
2、做青
又称摇青,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使茶叶相互摩擦、碰撞,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同时蒸发水分,加速内含物的生化变化,提高茶香。
3、杀青
与绿茶是一样的,让茶叶在高温中钝化,停止与氧气的结合,这也是我们看到的叶子是绿色的,叶边缘是红色的原因,如果不杀青继续氧化,那么发酵度就会上升变成红茶。
4、揉捻
揉捻,将茶叶的茶汁挤压出来便于冲泡,再者就是塑造茶叶不同的外形,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5、干燥
烘焙干燥这一步骤也是乌龙茶比较关键的。以武夷山闽北的乌龙茶为例,多数会选用木炭、竹炭、果树炭来加温让茶叶走水干燥。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干燥之后,青茶即制作完成,之后经过短暂的停留、存放,即达到市场。
三、白茶的制茶工序?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四、白茶是工艺还是茶种?
是茶种。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白茶是六大茶类中最接近自然状态的,它不揉捻造作,属于微发酵茶。老白茶既是白茶,又是老茶。它是白茶新茶通过合适储存的方式,历经岁月沉淀所得的陈年精华茶。所以我们所说通常意义上的老白茶,指存放三年及以上的陈年白茶。
五、制茶日记 白茶园
制茶日记:探索最美白茶园的故事
白茶,顾名思义,它的外观色泽洁白,毫无斑点,仿佛是大自然亲手雕刻的艺术品。而在中国的福建省,有一片园区,以生产顶级白茶而闻名,那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白茶园。
初春的白茶园,一片青翠欲滴。茶树丛中,嫩绿的茶叶仿佛在微风中轻轻舞动。二月的阳光穿过稀疏的云层,洒在白茶园中,照亮了茶农们辛勤的付出和对于白茶制作工艺的专注。
白茶园坐落在福建省华安县,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是白茶生产的黄金地带。这片园区占地数千亩,分为数十个种植区域,茶树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生长和发展。
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独特而复杂。它被誉为“中国茶艺瑰宝”,以其清香高雅、滋味鲜爽而备受喜爱。
第一步,采摘。白茶制作的第一步是选取优质嫩芽,需经过茶农的精心挑选。只有新鲜的茶叶才能制作出优质的白茶。
第二步,凋菁。采摘下来的茶叶需要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自然凋萎,失去部分水分。这一步既能改变茶叶的化学成分,也能使茶叶更加柔软,为后续的加工做好准备。
第三步,杀青。杀青是制作白茶的关键步骤之一。将凋萎后的茶叶通过高温烘焙的方式,迅速杀死茶叶中的酶类活性,阻止茶叶氧化,保持茶叶的天然香气。
第四步,晾晒。杀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进一步降低。晾晒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以确保白茶的质量和口感。
第五步,包装。经过晾晒后的白茶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持其鲜度和口感。优质的白茶有着紧密的卷曲形状,舌尖触碰茶叶时可以感受到细腻的茶香。
白茶园的秘密
白茶园悄然隐藏在广袤的山野之中,只有真正的茶文化爱好者才能找到它的踪迹。在这片园区,一切以茶为中心,注重传统和顶级的制茶工艺。
白茶园的土壤质地非常特殊,正是由于它的独特之处,茶树能够吸收到丰富的养分,并将这些养分转化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这也是为什么白茶园的茶叶品质如此出众,令人陶醉。
在白茶园中,每个茶农都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制茶师。他们不仅精通各个制茶环节,还能把握茶叶的最佳采摘时间和制作方法。他们早已将白茶的制作工艺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将每一片茶叶都当作一份艺术品来对待。
白茶园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种植。茶园中的昆虫和鸟类都是茶叶生长过程中的助手,它们帮助控制害虫的繁殖,使茶叶能够自然生长而不需要过多的农药和化肥。这也使得白茶园中的茶叶更加纯净,健康有机。
白茶园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茶文化的活动,吸引着众多茶叶爱好者前来体验制茶的过程和品尝新鲜的白茶。除此之外,他们还定期举办茶艺大赛,旨在传承和弘扬白茶的制作工艺和文化。
结语
白茶园,这片碧绿的茶海,承载着茶文化的精髓和制茶师们的辛勤付出。它是一个充满了魅力和故事的地方,一个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的圣地。
走进白茶园,聆听茶叶的低语声,感受茶树的生命力,体会白茶的独特之处。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白茶园里,让我们与茶同行,一起品味这份纯净和自然的礼物。
六、制茶工艺流程?
茶分为六大茶类,工艺各不相同,绿茶的制作工艺为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白茶的工艺为萎凋、干燥;黄茶的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乌龙茶工艺为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红茶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黑茶工艺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七、制茶工艺文案?
制作工艺——将制作茶叶工艺流程简化为几个步骤流程,强调传统工艺(大师工艺),指出制作好茶的关键因素,又是在塑造茶叶价值
八、制茶的工艺目标?
1.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它一般以“物”为对象,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通用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茶叶的技术标准是指为开发茶叶新品种等技术工作、为茶叶的质量以及各种茶叶加工设备制定的标准。如乌龙茶加工标准、特级西湖龙井质量标准等都是技术标准。 2.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一般对象是“事”。包括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中涉及的管理标准等。茶叶管理标准主要是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在茶叶生产加工中对企业实施的各项管理工作和程序所作的规定。 3.工作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它的主要对象是“人”,是为了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落实到具体岗位(或部门)去完成所制定的标准。茶叶的工作标准则是茶叶企业为使员工对自己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及工作要求达到一种明确的认识所制定的规定,茶叶的工作标准还包括茶叶质量管理标准等。
九、贡茶制茶工艺
介绍贡茶制茶工艺贡茶,又称为司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珍品之一。它被誉为茶中之王,具有丰富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因此备受茶客们的喜爱。那么,贡茶的制茶工艺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采摘
贡茶的首要步骤是采摘。贡茶采摘的原料主要是鲜嫩的茶叶,一般为两片嫩叶和一芽。采摘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在清晨或者傍晚时分进行,以避免高温时茶叶水分的流失。在采摘茶叶时,务必要选择健康、完整的嫩叶,以确保制茶的品质。
萎凋
采摘好的鲜叶需要进行萎凋处理。这一步的目的是让茶叶的水分逐渐散失,增加茶叶的软度,方便后续步骤的加工。一般来说,贡茶的萎凋过程比较简单,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自然萎凋即可。
揉捻
经过萎凋后的茶叶便进入了揉捻的阶段。揉捻是贡茶制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使茶叶中的酶与细菌发生反应,促进茶叶中的香气物质的释放,同时使茶叶形成一定的形状。揉捻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经验,以确保茶叶的形状和品质。
发酵
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适量的发酵。发酵过程是贡茶制茶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它使茶叶中的各种物质充分反应,形成贡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工艺来确定,通常需要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控制。
烘焙
发酵完成后,贡茶还需要进行烘焙处理。烘焙是贡茶制茶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可以进一步改善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烘焙的时间和温度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茶叶的过烘烤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贡茶的特点
贡茶制茶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茶叶的精细加工。贡茶的制茶过程中注重萎凋、揉捻、发酵和烘焙等环节的控制,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风味。
贡茶的外观通常是条索紧实、颗粒均匀。茶叶的色泽鲜亮,带有明显的茶叶纹理。在贡茶的制茶过程中,茶叶中的酶和香气物质得到了较好的释放和融合,使得贡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口感。茶汤清澈明亮,色泽鲜艳,滋味鲜爽回甘。
另外,贡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耐泡性好。一般来说,一次冲泡贡茶可以冲泡多次,每次冲泡都可以体验到茶叶的不同风味,特别是在第二泡和第三泡之后,茶汤的香气和口感更加醇厚。
贡茶的经典品种
贡茶有许多经典的品种,如碧螺春、铁观音、普洱等。每一种贡茶都有自己的独特风味和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它的特点是外形卷曲有力,色泽鲜亮,香气芬芳持久,滋味醇和回甘。
铁观音是中国四大名茶之一,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它的外观条索紧实,色泽黄灿,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回甘,带有特有的岩韵。
普洱是中国特产茶,产于云南省西南部。它的特点是外形匀整饱满,色泽红褐,香气独特浓郁,滋味醇和回甘,可以陈放数年,越陈越香。
以上只是贡茶中的几个经典品种,每一种贡茶都有其自身的独特风味和特点,无论是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还是口感,都能让人沉醉其中。
结语
贡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的瑰宝,其制茶工艺十分精细,经过多个环节的精心加工,而成。从采摘到烘焙,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以确保茶叶品质的优异。贡茶因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而备受茶客们的喜爱,也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白茶工艺与普通茶的区别?
传统工艺和新工艺白茶最大的区别在于两方面:
第一,新工艺白茶由于经过揉捻,外形有一定的卷曲,叶张略有缩褶,不像传统工艺那样舒展。
第二,新工艺白茶由于经过揉捻,细胞壁被破坏,内质渗出,香气较传统工艺更浓郁一些,滋味也更厚一些;伴有轻微的乌龙茶的香气和红茶的滋味。
传统白茶加工工艺流程为:萎凋、干燥。由于整个加工过程不揉不炒,所以茶叶保持了完整,芽茶则密披白毫,色泽银灰绿,清甜,有毫香;叶茶则舒展松散,香气清纯。
传统工艺的老白茶干茶颜色黑褐略泛黄,带陈年毫香或药香,茶汤颜色橙黄透亮。
新工艺白茶是按白茶加工工艺,在萎凋后加入轻度揉捻制成。大约在1968年研制的一个新产品,现在已远销欧盟及东南亚国家及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工艺白茶加工工艺流程为:萎凋、轻揉捻(指揉捻力度轻)、干燥。它的外形最大的特征就是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略带褐色。新工艺的老白茶红褐带少量毫,香气为纯正的蜜香或酸梅香,茶汤颜色橙红透亮。
▲传统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
一般来说,新工艺白茶在前期还是会往好的方向转化的,大概在第5-7年,品质达到最佳,10年之后滋味就逐渐变淡了。但这并不是说新工艺白茶就一无是处了,它在早期的香气和滋味都是比较好的,而且在后期也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现如今,大厂一般不会去主动生产新工艺白茶,除非有客户定制。所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茶,大多还是传统工艺白茶,只有少量新工艺白茶。10年以上的新工艺白茶就更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