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论文结论?
一、美术鉴赏论文结论?
美术鉴赏论文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论文结论可以用文体形式进行总体概括
二、中国画美术鉴赏论文我选修中国美术鉴赏,跪求?
我交的时候把文中提到的几幅画打印出来了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三、什么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既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修养和复杂的心理过程。
四、美术鉴赏教学反思论文
美术鉴赏教学反思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美术鉴赏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和批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美术鉴赏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当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美术鉴赏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其次,美术鉴赏教学应注意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当前,很多美术鉴赏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批判能力。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主学习和发展批判精神。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让美术鉴赏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此外,美术鉴赏教学需要融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当前,美术鉴赏教学往往独立于其他学科,导致学生对于艺术和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认识不足。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融入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美术鉴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疏导。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过于追求功利和实用,忽视了艺术的价值和审美的重要性。美术鉴赏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独立审美能力。只有通过审美的引导和疏导,学生才能真正欣赏并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最后,美术鉴赏教学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资源。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来丰富美术鉴赏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引入互联网资源和在线平台,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和体验艺术作品。相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会为美术鉴赏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和突破。
总之,美术鉴赏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同时关注审美情趣和审美疏导。通过反思和改进,美术鉴赏教学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五、美术鉴赏论文怎么写啊?
美术鉴赏课程学习总结及结业报告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间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是可怕的。没有美的生活是无趣的,没有价值的。虽然美术鉴赏课的上课时间只有短短几个周,但是它带来的美学体验确是无法比拟的。
在课堂上我们一起欣赏美术作品,一起分析其背后的深刻意义,就像是一场视觉和思想的盛宴。在其中我了解到了兵马俑制作的不易和古代工匠的过人智慧,了解到了达芬奇的旷世奇才,他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造诣之深。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科学家,一直想要征服自然,飞向蓝天。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疯子,其实,他只不过是在众人都在睡觉的时候,过早的醒过来而已。我还知道了莫奈、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米勒、塞尚、高更。
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也让我想了很多。我在想,她那双手长什么样?如果那双手臂没有断掉,活生生的存在这件作品上,她会是怎样的仪态。可正是因为她的双臂不在,才会引起我们的猜测和想象。异曲同工,托尔斯泰的雕塑也是砍掉了手臂,仅仅因为他的学生说手刻画的逼真。伟大的作品看到的是整体,不是局部。残缺也是一种美。
我也很喜欢梵高。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及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和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更爱看窗外那一片向日葵,爱看她们在阳光下开出灿烂的笑容。我不敢展示真正的我,我也不知道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在向日葵面前,我有一种自信的感觉,展示着那个成功、全新的我;我在看见向日葵时,心里总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我看见梵高背着画夹,在向日葵丛中专心致志地画着那幅热情奔放的向日葵。我看着向日葵明朗的脸,眼睛一亮。我对梵高喊道:“你必须面对自我,绝不能逃避。不管这有多么困难,需要多大勇气!”其实这句话不仅是对梵高说的,也是对我说的。虽然梵高已经成为过去,而我却可以改变。我要感谢的不仅是那扇窗,更要感谢窗外精彩世界为我带来的美好遐想。
通过对美术的学习,我也得以窥探文艺复兴的社会现状和其他时期的社会情况以及人们的思想状态。我认为这也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
除此之外,美术鉴赏的学习对于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并不是说人工智能和美术没有关系,以后设计机器人肯定是需要美观的。而且,以后如果做前端工作的话,也是要考虑用户体验的,比如产品的外观,网页的设计。所以,学习美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美育是不可或缺的,美育有助于人们崇尚自然,发展个性。美育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人的心灵,使人格健全,从而提升人的境界。自从上了美术鉴赏课之后,我开始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五颜六色的晚霞,红彤彤的夕阳,渭河的水波,在连接桥值班的保安叔叔,食堂的阿姨,这一切都是美的存在。
六、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反思
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和理解艺术作品,学生们能够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将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反思,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
1. 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美术鉴赏》时,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开展。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展览、举办艺术创作比赛等活动,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艺术创作实践。通过亲自动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培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2. 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在如今的数字时代,多媒体和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美术鉴赏》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艺术作品的精彩之处,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分析和欣赏作品。同时,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让他们了解更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作品。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电脑和绘图软件进行艺术创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字技术能力。
3. 艺术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了解艺术史是学习《美术鉴赏》的重要环节。艺术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与当时社会背景的联系。
尽管艺术史的知识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信息,但我们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现象,与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和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不仅仅存在于画廊和博物馆中,它可以与生活相融合。
4. 创新思维的培养
《美术鉴赏》课程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艺术评论和创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 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是不同的,在教学《美术鉴赏》时,我们也要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了解和欣赏。对于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创作;对于对艺术缺乏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有趣的艺术案例,引发他们的兴趣。
通过这种个性化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
结语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反思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审视和探索。通过结合知识与实践、应用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联系艺术史与现实生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施个性化教学,我们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培养更多具有艺术素养的学生。
七、赤壁鉴赏论文?
《赤壁》鉴赏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着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不好意思令人佩服。
八、美术鉴赏与艺术鉴赏的区别?
艺术包括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类别,因此美术鉴赏实际上就是艺术鉴赏的一部分。
通常来说,鉴赏艺术作品都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结合作品的背景来评判该创作的优缺点。具体到美术,则是要懂得美术理论知识,而其它艺术门类则也是需要相应的知识。
另外一个不同点是艺术鉴赏会更多考虑各种艺术类型的关系,美术鉴赏则更多只关注于美术。
九、美术鉴赏的含义?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既涉及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又涉及鉴赏者的知识、能力、修养和复杂的心理过程。
1、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功能,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简单的生活出发来讲,鉴赏功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3、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十、美术鉴赏怎么写?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1.感悟鉴赏: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2.社会学鉴赏:
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
3.比较式鉴赏
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据这些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可以引导我们去寻找原因,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会的因素了。至于具体对比哪些内容,还需要依靠感觉的指引,所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