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听的葫芦丝的歌?
一、有什么好听的葫芦丝的歌?
有《月光下的凤尾竹》《月夜》《云之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多情的巴乌》《婚誓》《蝴蝶泉边》等等。《月夜》用葫芦丝渲染恬静的夏夜,微风中,树显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花散发出清香。这样的时刻,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独坐池塘边上。音乐处理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
二、三月三活动的感想600?
我感觉很有意思。三月三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节日。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有着浓厚的民俗色彩,更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今年的三月三节,我和家人一起去了南方的一个小镇,参加了当地的庆祝活动。这个小镇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小镇,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比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这些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赛龙舟是三月三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这个小镇上,我们看到了许多龙舟队伍在河上划行,队员们挥舞着桨,奋力向前。他们的动作整齐有力,让人感受到了团结和协作的力量。在比赛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队伍都非常努力,他们不仅要克服河流的阻力,还要与其他队伍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是体力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锻炼了意志和团队精神。
吃粽子也是三月三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这个小镇上,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粽子,味道非常好。这些粽子不仅有着浓郁的香味,还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在吃粽子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力量。
三、春晚拜年背景音乐?
第一个要推荐的这首曲子我们太熟悉了,一听就会让你有一种“春晚”的既视感。
《春节序曲》是一首管弦乐曲,因为整首乐曲很能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热烈欢腾的场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历届春节联欢晚会的背景音乐。
整首曲子的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欢乐的锣鼓点和轻巧的秧歌舞步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恢弘的节日画卷,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经典之作。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中的经典
《春江花月夜》
作者:鞠士林
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这首乐曲仿佛在我们展现了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透过音乐你能看到:
春天静谧的夜晚;
东山升起的月亮;
荡漾江面的小舟;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引人入胜。
听着听着就想翩翩起舞的乐曲
《瑶族舞曲》
作曲:刘铁山,茅沅
一首《瑶族舞曲》,很美,很美! 也很带感!让你一听就想跟着跳起来。
这是一首非常值得仔细聆听,反复回味的单乐章管弦乐曲,也是葫芦丝的代表曲目。
你仿佛眼前看到节日的晚上,长鼓奏响,歌声轻起时,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之下翩翩起舞。
《瑶族舞曲》已经被选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中。
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经典拜年曲儿
《金蛇狂舞》
谱曲/编曲:聂耳
这首曲子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和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
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让人情绪逐层高涨,一直带你走到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该曲作为背景音乐来烘托节日的欢腾气氛和浓郁的中国特色。
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
作者:贺绿汀
话说,当你听到一首中国风的钢琴曲子,是否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亲切感?这与《致爱丽丝》、《少女的祈祷》可是完全不同感觉。
《牧童短笛》有着别样的中国味儿。它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这首曲子还有个背景故事:
在1934年,中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当时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中国征集“国风味的钢琴作品”,在国立音专的招贴栏贴出公告,如果谁获优胜将能得到免费出国求学资格,并获奖金100元,贺绿汀知道后,就夜以继日地创作,最后创作了三首曲子去参赛,《牧童短笛》就是其中一首。
曲子以婉转动人而富于动感的旋律生动再现了牧童在尽情玩耍之后的情景,你仿佛看见牧童在玩耍尽兴之后随着悠扬的旋律渐渐远去,还有一种回味无穷、余音袅袅的感觉。
太喜欢这首歌了,心被瞬间陶醉!
《彩云追月》
作者:不详 整理重编:任光
这首曲子有些年代感了,著名的广东民间音乐,最早见于清代,作者不详。1935年,任光先生用管弦乐重新进行了编曲。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驾五彩祥云奔向月宫,描写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据说,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还把这首曲子抄送大内进行演奏。
曲子最富有动感的应该是第三部分,乐器间应答式的对话仿佛是云月的嬉戏,忽上忽下,忽进忽退,情态逼真、意趣盎然。“彩”字代表颜色,能看得见颜色的夜晚,一定不会很黑,有一些月的光辉,月光如水,清澈透明。“追”字赋予画面以动感,朦胧中带有一些生气。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一幅瀚夜空的迷人景色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