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茗油画有收藏价值吗?
一、陈一茗油画有收藏价值吗?
稍微有一点如爱好有地方保存可以收藏点放得时间长点
二、陈一茗油画作品集?
陈一茗油画,唯美写意,擅长画洞房花烛夜那一刻的火红新娘。
陈一茗,生于福建,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一茗超写实油画,唯美写意,擅长画洞房花烛夜那一刻的火红新娘。
凡尔赛美术作品欣赏,优美细腻的人体写实油画让人不敢看她的眼睛,中外油画作品欣赏,不只是对人体细节的表现美,性感又迷人的美,画家创作了不少油画、风俗画,油画中的江南女子纤细白皙人体肌肤,美国画家布莱斯·卡梅伦利斯顿人体油画中的美人,犹如天使一般。
三、福茗源和陈一凡的茶叶哪个好?
1. 福茗源和陈一凡的茶叶都很好。2. 福茗源的茶叶好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茶叶种类,品质稳定,口感醇厚,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口碑。陈一凡的茶叶好是因为他们注重茶叶的原产地和采摘工艺,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茶叶,口感清新,香气浓郁。3. 此外,福茗源和陈一凡的茶叶都有自己的特色系列,如福茗源的岩茶和陈一凡的绿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同时,茶叶的好坏也与个人的口感偏好有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尝试和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品牌。
四、福茗源胎菊和陈一凡胎菊哪个好?
福茗源胎菊好
福茗源胎菊选用头茬胎菊花蕾,朵朵金黄饱满,大小均匀,原色原味无硫制作,更安心。入水缓缓绽开,久泡不散,汤水香甜爽口,香味扑鼻。
茶里是中国高端茶饮品牌,也是专业的茶服务提供商,创立于2013年,是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核心产品是原叶三角袋泡茶。茶里在线上拥有花草茶、水果茶、养生茶等多个系列的袋泡茶产品,还有甄选中国茶、凤凰单枞等高端礼盒系列,线下店有茶味冰淇淋、奶茶等产品
五、醉书斋记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
作品原文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1)。设几二(2):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3)。竹床一(4),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5),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6),即科头(7)。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8),饱饮笔以俟。随意抽书一帙(9),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清渍纸上(10),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哭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11),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12),罔测所指(13)。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加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14)。得间始进(15),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16),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17)。羹炙虽寒,或且味变,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18),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夜坐,漏常午(19),顾僮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20),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21)。客或访余者,刺已入(22),值余方校书,不遽见(23)。客伺久,辄大怒诟(24),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25),即叱出,而事之紧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26)。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以是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27),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炊法(28),只赚余酒脯(29),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沈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惝然久之(30)。因思余于书,洵不异伶于酒(31),正恐旋誓且旋畔(32);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33)!遂笑应之曰:“如卿言(34),亦复佳。但为李白妇(35)、太常妻不易耳(36)!”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1] 作品译文 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塌,用来躺卧。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熟睡在地上。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惊疑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诗文,不比沉溺于女色还好吗?于是她笑着回答说:“像你说的,原来沉湎于诗文也是很好的。”于是我不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2]